研讨课积极探索
七年级语文老师王江执教的《再塑生命的人》,紧贴单元课标要求,紧扣课堂教学目标,针对性设计有层次、有深度的学习任务,学生分小组学习、交流、反馈,层层递进、环环相扣,教师大胆放手,学生积极参与,课堂自主、合作学习氛围浓厚。
八年级语文老师刘红梅执教的《背影》,聚焦“背影”,学生分小组从读“父”、读“子”等方面进行深度学习,课堂感情饱满,情感升华恰到好处,从阅读到表达,触动人心。
评议课交流共赢
两节课后,两位老师进行了课后说课,从教学设计意图、目标达成度的思考、课堂生成效果等方面“回看”课堂,反思教学。王老师反思到:备课时应教材和学情两手抓,做到“目中有生”;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,让每位学生能在语文课上发挥交流和表达的特长。刘老师反思到:语文课堂要把最质朴、最应该教给学生的东西教给他们,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,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要进行调控。
语文组组内进行交流点评,孙瑜老师和杨蓉老师分别从自身教学经验分享课堂教学优化策略。
专家评促专业提升
于红梅老师和牛文明院长聚焦课堂“双减”工作,对王老师和刘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。
于老师指出语言有温度,词语知冷暖,语文教学要有文体意识、文本意识,要深入研读课标、教材,要坚持有效落实学科属性;与此同时要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,要建立学生“心正则笔直,提笔就是练字时”的意识和素养,课堂教学中能有效落实学科属性、学科素养,便能有效落实课堂“双减”。
牛院长提出在“双减”政策之下,教师要学会从好为人师到善为人师。课堂革命好比是一场课堂手术,教师要敢于用显微镜、放大镜去观察自己的课堂。教师要努力全面提高自身素养,解放思想,在教学中敢于删减,教师少讲,将课堂主体交还给学生,努力打造开放、有活力的语文课堂!
心之所向,身之所往,终至所归。践行“双减”,牢记使命,课堂革命,凤中在行动!